闽南墓碑

知樵2025-06-06 07:0261 阅读16 赞

一、康熙时期闽南地区墓碑格式是怎样的

传芳(衍派)皇 清 显 妣 考 (名)(名)(姓)(姓)氏 公 之(佳)墓( 城)

康熙时期闽南地区墓碑格式是怎样的

二、闽南一词最早是见于哪个朝代的一方碑文

福建师范大学林国平教授的研究表明,“闽南”一词在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,是在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《唐故银如中渗搏滑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》中。该碑文记载了一位名叫胡良公的少府监官员在任上去世,其子从京师出发,向南行走八千里,直至闽南及两越之地,为其刻立墓碑。

闽南一词最早是见于哪个朝代的一方碑文

三、龟壳墓是什么 哪些地方流行龟壳墓

龟壳墓的特点之一是墓碑竖立在坟墓的前面。上书“显考”,是用于有功勋的男人,“显妣”则用于其妇。普通人一般都写“故考”、“故妣”。墓碑上除了地名、堂号外,主要有三行字,分右上、正中与左下,右上方主要写死者亡故的年代,正中写死者的名讳,左下方写孝子们的名字。闽南人写墓碑时,要用“...

龟壳墓是什么 哪些地方流行龟壳墓

事先营造佳城 各地区所营造的坟墓

通常墓穴或墓室的封口即为墓碑。在地面上,闽南人的坟墓多有龟壳状的坟包,其通常用石头砌成或三合土夯筑成龟壳状,有的还在上面格成十三块六角形小格以做成惟妙惟肖的龟壳,以象征长寿和纪念点化赣州风水先生黄妙应的神龟。所以,这类墓也俗称“龟壳墓”。其次,闽南人的坟墓在坟包的左右和后面有半圆...

龟壳墓是什么 哪些地方流行龟壳墓

龟壳墓的一大特点是墓碑竖立在坟墓前方,上书“显考”以纪念有功勋的男性,“显妣”则用于女性。普通人则多写“故考”、“故妣”。墓碑上除了记录地名、堂号外,还包含死者亡故的年代、名讳以及孝子们的名字。闽南人在写墓碑时,会遵循“生老病死苦&...

杜蕉林墓葬简介

杜蕉林墓葬是清代翰林御史杜蕉林的墓地,以下是对其的简介:位置与外观:墓葬依山而建,整体展现出大气开阔之感。墓茔占地近2000平方米,具有清代闽南典型的墓葬风格。墓葬元素:墓的基座上刻有二十四孝图,寓意孝顺与美德。墓前有精美石狮子,象征威严与守护。正前方不远处矗立着两支高达3米的“文笔”...

闽南一词最早是见于哪个朝代的一方碑文

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林国平教授的考证,历史文献记载的“闽南”一词,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韩愈(768-824年)的《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》。碑文中记载,有一名担任少府监的胡姓官员,死在任上,他的儿子让人从京师向南走了8000里,到闽南和两越地界,为他铭刻墓碑。

杜蕉林墓葬简介

此墓乃先祖清道光年间翰林御史杜蕉林之墓。最初的墓茔规格很大,距今约200年。墓茔占地近2000平方米,石莲、石狮子、二十四孝图、象征文官的文笔等元素,均呈现出清代闽南典型的墓葬风格。然而,在“文革”期间,墓茔遭破坏,墓碑被用于建造水库的涵洞,两支“文笔”中一支断成数截,一支被用于填土造桥...

漳州姑墓地址在哪里?

漳州姑墓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仑苍镇大宇村,具体位于美宇工业园的西端尽头,南安市仑苍镇园美村与安溪县参内乡罗内村的交界处。漳州姑墓是一座典型的闽南寺庙,由殿、亭、墓三位一体综合而成。墓的样式为闽南传统的“交椅型”建筑,墓碑上刻有“灵应漳州姑墓”字样,两旁有云状附翼,俗称“三笏墓...

闽南清明节风俗有哪些

闽南清明节风俗丰富多样,各地又有特色,主要包括以下这些:祭祀扫墓:闽南人称扫墓为“刈草”,男人们扛锄头,孩童提“麻糍”。长子用竹枝“清灰”扫净墓碑,还会“放墓粿”,将印有龟纹米糕摆成环状,寓意“子孙团圆如龟寿绵长”。厦门新坟提前扫,祭祀供品有水果、糕点、龟粿、春卷、鸡蛋鸭蛋等,且...

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