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嵇康

知樵2025-06-12 05:3855 阅读6 赞

一、浅谈嵇康之死

嵇康是竹林七贤之首,风流倜傥,惊才绝艳,精通文学、音乐、乃至玄学,不同于当时盛行的阴柔美男,嵇康身体强壮,八块腹肌,充满正统的男性魅力,在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说他“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”,是一种鹤立鸡群,遗世独立的美。至于他为何被杀,其实史学界也有些争论,有明有暗,一说是因为吕安一案,遭钟会陷害,为司马昭所杀,还有就是因为和司马家族的关系,嵇康

浅谈嵇康之死

二、浅谈魏晋风度在当今社会的价值

魏晋名士的洒脱与追求,实质上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映。在动荡的年代,他们试图在“无形无迹”的本体论哲学中寻求精神寄托,这种追求超越了物质与权力的束缚,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。嵇康的悖论,既是对老庄思想的崇敬,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,这表明了名士们在面对困境时的痛苦与挣扎。现今社会...

浅谈魏晋风度在当今社会的价值

三、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

嵇康的兰摧玉折,为这份金兰之谊溅上一抹挥之不去的血色。殊途之友,异路而行,因而嵇康留书绝交;贵贱之交,易以势移,故管宁割席断谊。前两则实例固然有其不得已的因素存在,但不可避免的愈发凸显了管鲍分金的可贵。这份坚执不移的友谊令后世人歆羡的同时,亦产生了渴求知己的强烈愿望。士人身处...

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

四、“是真名士自风流”——浅谈“晋人尚韵”

由于晋初王衍、嵇康的前车之鉴,士大夫阶层闭口不谈政治;而且由于佛学东渐,人们也不再囿于皓首穷经,开始务虚清谈或吃药炼丹,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旷达与飘逸超脱。在高层的引领助推下,风雅时尚的东西注满了人们的日常生活,书法也成了人们炫美、标榜的载体。自宫廷到豪门,贵族子弟竞相效仿,一时名...

“是真名士自风流”——浅谈“晋人尚韵”

五、如何理解典故在古诗中的作用

一、委婉含蓄,避免平直。典故用得适当,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。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,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,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,表达更生动、更典雅、更含蓄。二、品评历史,借古论今。1、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,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...

如何理解典故在古诗中的作用

浅谈自然山水审美思想的渊源

(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) 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,都下诸人送至濑乡。将别,既自凄惘,叹曰:“江山辽落,居然有万里之势”。 山川、山泽、鱼鸟、江山本身的美吸引了人们,使得人们“心甚乐之”,自然山水已经不再是神化、比德或者是悟道的对象。 孔子把自然山水与人的德行、德性联结在一起;而到了魏晋时期,文人、...

浅谈辞赋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

至于王焕然由《甘泉赋》“玉树青葱”所论赋的虚与实、上原尉畅所论嵇康《琴赋》的表现史特点、丁宏武所论《抱朴子·外篇》的赋体特征、杜志强所论谢灵运赋作的注释问题、胡耀震所论温庭筠《锦鞵赋》的本事、作年及赋法特征、池万兴所论和宁生平及其《西藏赋》的方志学、文学价值等,都富有见地,引人...

浅谈中西设计美学思想

出线了曹丕的《典论.论文》,陆机的《文赋》嵇康的《声无哀乐论》...这样一些重要的文艺美学论著,由于受当时玄学“重本轻末”“以无为本”时代精神的影响,这些文艺美学的命题,也都体现出了重视与追求“本”而非“末”,重视与追求“无”而非“有”的特点。这也就是说,它们更强调艺术应该表现出...

求一篇八百字的作文 题目是魏晋风度 拜托了 要算学分的 采纳后加分哦...

”由此可推想嵇康之风度仪态。那还是个让妇女追求自由展现自我的时代。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说魏晋时候的女子象男子一样,访亲问友,四处交游,夜里还打着火把,在街市上行走。或半夜回家,或夜不归宿,或游耍佛寺,或观赏渔猎。登山邻水,离乡远行。更有豪放的女子,路边饮酌,弹唱歌舞,毫不羞涩。南朝宋...

三国中的三个国家的简介

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,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毌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。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。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,司马氏趁时立功,于263年出兵灭蜀汉。两年后,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,代魏为晋。历五帝,共四十六年。 蜀汉 188年,汉宗室...

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