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墓葬风俗

知樵2025-06-12 11:2639 阅读6 赞

1、寺洼文化寺洼文化简况

墓葬习俗:墓葬形式多样,以土坑墓为主,形状类似覆斗。墓葬习俗包括单人葬、合葬和火葬,反映出多元的丧葬传统。随葬品丰富,包括特色鲜明的陶器,如马鞍形口罐。青铜器工艺:青铜器是寺洼文化的重要象征,种类繁多,包括戈、矛、箭头、刀和铃等,这些武器和工具展现了当时军事和手工艺的发展水平。社会结构:部分墓葬中发现有殉人和陪

寺洼文化寺洼文化简况

2、辛店文化墓葬

此外,铜器和装饰品的发现,进一步增添了墓葬的文化内涵,显示出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。值得一提的是,辛店文化墓葬中盛行动物殉葬的习俗,如牛和羊等,但并不是完整地埋葬,而是选取动物的某些部位,如头部,放置在人的头部上方,这一习俗反映了古人对生死和自然的特殊理解。更为引人注意的是,辛...

辛店文化墓葬

3、甘肃马家窑文化,你知多少?

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,主要有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,少数随葬粮食和猪、狗、羊等家畜。有的墓地的随葬品,男性多石斧、石锛和石凿等工具,女性多纺轮和日用陶器,反映出男女间的分工。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,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,有的随葬品达90多件,而有的一无所有。这种贫...

甘肃发现王族墓葬怎么回事?

甘肃发现了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早中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。墓葬位置:该墓葬位于甘肃天祝岔山村北的山顶之上,处于三山环绕的小山岗上,墓葬所在地属祁连山北麓。墓葬主人:根据出土的墓志铭,墓主人为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,是拔勤豆可汗、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的第三子。墓葬特点:墓葬...

行走兰州:兰州榆中县,明肃王墓,被称为甘肃的十三陵

一、小十三陵简介 明肃王墓,是中国明朝肃王墓葬。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北侧平顶峰的南麓,距兰州市区约15公里。墓群南北约300米,东西约3000米。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人称榆中县来紫堡平顶峰下的明肃王墓为「 ”甘肃的十三陵”,其实只有十一冢坟墓,埋葬着庄王、康王朱瞻焰,简...

新石器时代,甘肃境内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

值得注意的是,墓葬中已经出现了用人殉葬和以牲殉葬的习俗。此外,遗址中还出土了20多个大小不等、形态各异的陶埙,上有1个吹孔和3个音孔。据吴月主编的《甘肃风物志》记载,这些陶埙可以演奏《在北京的金山上》乐曲的第一句。这种乐器是研究中国古代音阶发展史的最可靠的珍贵依据。3. 辛店文化、寺洼...

马家窑文化时期的死人墓地选择在什么地方

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,主要有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,少数随葬粮食和猪、狗、羊等家畜。有的墓地的随葬品,男性多石斧、石锛和石凿等工具,女性多纺轮和日用陶器,反映出男女间的分工。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,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,有的随葬品达90多件,而有的一无所有。这种...

甘肃省古代唐朝墓葬是什么勾造

隋唐五代 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﹐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﹐经隋代﹐至於盛唐﹐一脉相承。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﹐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﹐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﹔隧道顶部开天井﹐两壁设龕 墓穴多采用砖室﹐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。一般的官僚﹐其墓室都为单室。二品以上的大官﹐除主室以外﹐...

甘肃发现重要王族墓葬!吐谷浑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?

此墓位于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北的山顶上,东距武威市35公里,而在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南营乡青嘴喇嘛湾已发现有9座吐谷浑王族的墓葬。 慕容智的墓葬形制与同时期周边的唐墓大体相同,下葬时间「 ”天授二年”为公元691年,当时已经灭国的吐谷浑深受唐文化影响,所以其丧葬制度和习俗中也带有很强的中原文化特征; 墓志的...

热点